您的位置:首页 / 新闻资讯 / 硅酮胶

硅酮胶选购避坑:这3种“耐候胶”根本不防晒!

市场与营销 发表于 2025-10-9 9:03:51 浏览 ( )
在装修、幕墙工程或户外密封场景中,硅酮耐候胶的“防晒抗老化”性能常被视为核心指标。然而市场上部分标称“耐候胶”的产品实则暗藏隐患,尤其以下三类产品在紫外线长期照射下极易失效,消费者需格外警惕。一、警惕“假

在装修、幕墙工程或户外密封场景中,硅酮耐候胶的“防晒抗老化”性能常被视为核心指标。然而市场上部分标称“耐候胶”的产品实则暗藏隐患,尤其以下三类产品在紫外线长期照射下极易失效,消费者需格外警惕。

一、警惕“假耐候胶”:非硅酮基材的“伪防晒”陷阱

真正的耐候胶以107硅橡胶为主要原料,通过交联反应形成稳定的三维网络结构,配合钛白粉等紫外线吸收剂实现抗老化性能。但部分商家为降低成本,采用聚氨酯、聚硫等非硅酮基材冒充耐候胶。这类产品初始粘性尚可,但在300nm400nm波长的紫外线照射下,分子链易发生断裂,6个月左右便会出现开裂、粉化现象。

鉴别技巧:可通过燃烧测试判断——硅酮胶燃烧时产生白色烟雾,熄灭后残留白色粉末;聚氨酯胶燃烧则释放黑色浓烟,残留硬块。

二、规避“低模量陷阱”:并非模量越低防晒性越好

市场上部分商家宣称“超低模量耐候胶柔韧性更佳,防晒性能更强”,实则混淆概念。模量是衡量胶体硬度的指标,与耐候性无直接关联。相反,部分低模量产品为追求柔软度,减少了交联剂用量,导致分子结构稳定性下降。在华南地区年均1500小时以上的强日照环境下,这类胶体会因内部应力失衡加速老化,出现位移能力衰减。

专业建议:户外幕墙、阳光房等动态接缝应选择模量≥0.4MPa的中性硅酮耐候胶,配合≥25%的位移能力指标,兼顾抗紫外线与结构稳定性。

三、拒绝“三无产品”:缺乏权威认证的防晒承诺不可信

正规耐候胶需通过GB146832017国家标准,其中人工加速老化测试要求在(70±2)℃、相对湿度(95±5)%条件下,经1000小时紫外灯照射后,拉伸强度保持率≥80%,断裂伸长率保持率≥70%。但部分小厂产品仅标注“耐候胶”字样,未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。这类产品往往偷工减料,使用回收胶料或劣质钛白粉,实际防晒寿命不足8个月。

选购要点:查看产品包装是否有“CNAS认证检测报告”“ISO11600F25HM”标识,重点关注“UV老化测试”项目数据。

四、科学选购指南:三步锁定真耐候胶

1.看成分标识:认准“107硅橡胶”“气相二氧化硅”等核心原料,避免“改性硅烷”“聚醚”等非耐候基材。

2.查认证资质:优先选择通过SGS2000小时紫外老化测试、拥有幕墙工程认证(如CE认证)的品牌。

3.观胶体状态:优质耐候胶应为细腻膏体,无颗粒沉淀,挤出后表面光滑,固化后胶体呈均匀半透明状。

五、施工辅助技巧:提升防晒性能的细节把控

1.基材预处理:用异丙醇清洁接缝表面,去除油污、浮灰,确保胶体与基材附着力≥0.8MPa。

2.控制施胶厚度:户外接缝胶层厚度宜控制在610mm,过薄易因紫外线穿透加速老化,过厚则可能产生气泡。

3.后固化养护:施胶后7天内避免暴晒,理想养护条件为温度23±2℃、湿度50±5%,确保交联反应充分完成。

耐候胶的防晒性能是系统工程,需从原料、配方、认证到施工全链条把控。消费者应警惕商家的概念营销,通过科学检测方法与专业指标鉴别产品真伪,选择能通过时间考验的优质硅酮耐候胶,为建筑安全保驾护航。


微信关注

Copyright © 市场与营销 marketing-china.cn 版权所有